校党委书记顾家山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发稿时间: 2022-09-14 来源:校团委    浏览次数: 38        

争做时代新人,堪当大国良医

                               ——校党委书记顾家山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2022级全体新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9月的安医惠风和畅,金秋送爽;9月的安医梦想激荡,青春飞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共同欢迎2022级同学们成为安徽医科大学的新成员。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祝贺!向为你们成长成才而辛勤付出的父母亲友和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刚刚过去的流金盛夏里,你们挥洒汗水,闯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怀揣梦想步入崇高的医学殿堂,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齐聚安徽医科大学,给安医大这所近百年高等学府注入了新鲜的青春血液,增添了澎湃的青春力量,也开启了你们最美丽的青春年华。

    同学们,你们所来到的安徽医科大学,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肩负着“为中国教育计、为中国医学计”的历史使命,一代代安医人始终为了这个目标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不断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优秀的医学高等专门人才和医学创新成果,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医学院校。1926年,一大批学贯中西的青年医学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抱着医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梦想,在黄浦江畔创立了东南医科大学。1949年,新中国医学教育亟待提升和发展,东南医科大学师生响应中共中央“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从刚刚解放不久的上海整建制搬迁至安徽怀远,这次搬迁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诚忠心,从此开创了安徽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1952年,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定合肥为省会,学校再度举校搬迁至合肥,逐步发展为安徽医学院总校,并设立蚌埠分院、皖南分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在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历程中,一代代安医人在求索和追寻中熔铸,在风险和挑战中前行,诠释了“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15万多名医学高等专门人才,涌现出以秦伯益、刘德培、朱仲丽、于仲嘉、梁万年、魏文斌、吴尊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为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也成就了百年名校的恢宏气象。

    近年来,学校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师生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根本保证,紧紧扭住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目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安医人,我们始终坚定而自信:我们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在校生连续2届获得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一等奖、连续5届获得全国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特等奖、近2年在省级以上各类赛事中获奖3000多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我们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省属高校中位列第一;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在省属高校率先突破三位数,并连续三年稳定在百项以上,在全省居于领先位置;我们拥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共建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数3.3万张,医护人员总量3.5万人,形成了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安医系”健康服务体系。“十四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67亿元、占地近2200亩的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顺利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的综合实力也将迈入国内一流医科大学行列!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医学教育正处于全球科技革命、健康中国战略、医教协同发展3大机遇叠加期,肩负“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两大神圣的使命,是“国之大者”“民之要事”。作为新时代安医人,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传承弘扬安医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实学实干、勇于创新,不断锤炼护佑人民健康的过硬本领;作为新时代安医人,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大国良医”。在此,作为师长,我想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到的修身进业四条路径(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提几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志于道,筑牢理想信念的人生根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坚定理想信念是当代青年立身之本、立志之基,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我们坚定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仅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希望同学们在前进道路上把牢人生坐标,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创造出不辱使命、不负时代的青春之歌!

    第二,据于德,锤炼向上向善的优良品格。医乃仁术,非德不立。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董奉,他治病从不收诊金,凡重病患者治愈后,在他房屋周围种植杏树5株,轻病者种1株,作为酬谢。数年后,有杏树十万余株,后世因此以“杏林”为典故,称颂医生的医德医术。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教学时,也编写了一段话,强调医生的职业道德。1948年,世界医学会修改了希波克拉底的原版内容,制定了《日内瓦宣言》,即医者所熟知的“希波克拉底誓词”,要求全球医生以其作为自己的行为道德规范。希望同学们从入学的这一刻起,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词,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医德修养与实践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医德过硬的人。

    第三,依于仁,涵养大爱无疆的责任担当。医者仁心,仁者爱人。大爱无疆是医疗行业中的精神力量,是医学职业中的道德信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医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学校先后选派了9批668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上海等地,1456名师生党员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用“千人摁下红手印请缨上前线”描绘出全员战“疫”的雄伟画卷,用“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华章,用“生命守护生命、奉献践行誓言”构筑起护佑人民的铜墙铁壁,深刻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希望同学们以抗疫医护人员为标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秉持仁心仁术,刻苦学习医学知识,以精湛医术成为生命守护者,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第四,游于艺,练就知行合一的过硬本领。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说:“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医学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医学生,绝不能空有满腹知识却不会动手、不会操作。希望你们牢记校训强调的“好学力行”,勤于实践,把知识融会贯通、深学活用,真正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同时,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艺术,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也是最科学的人文,要想达到卓越境界,必须注重科学理性和人文素质的双重提升。进入安医大的每一位学子,都有机会参加学校素质拓展品牌——“新六艺”活动,即人人会演讲、人人习练太极拳、人人传唱黄梅戏、人人会急救、人人会“双创”、人人会游泳,在文化润泽下收获健康体魄。希望大家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发掘潜力,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大国良医。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同学们!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希望你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绽放青春光彩的广阔舞台,努力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青春的赛道上继续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创造出无悔于青春、无悔于选择、无悔于人生的美好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无愧于历史与时代的贡献!

    衷心祝愿同学们在安徽医科大学学业有成,生活快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