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⑩ | 看!这就是青春的模样!

作者: 日期:2020-09-03

这是我们的第1453期推送

导读

前段时间,受强降雨影响,我省多地洪涝不断,防汛形势严峻。面对紧急的防汛任务,学校在大学生暑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工作中及时引导学生投身抗洪救灾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履行社会责任。我校青年学子走上抗洪救灾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展现出青年学子的担当,用汗水筑牢防汛救灾的“青春堤坝”。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夏鸿翔、张玉洁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和学习感悟吧!

2019级法学 夏鸿翔

面对洪水灾害的到来,许多地方被淹没,像巢湖自来水厂三厂等,以及西坝口的水位上涨,无一不牵动着我的心,正因如此,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抗洪救灾的队伍中,为保护家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抗洪期间,没有人松懈,大家拿着沉重的抗洪物资、沙袋以及厚重的塑料薄膜,顶着暴雨的天气,努力做好手里的工作。我的任务则是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搬物资。


在抗洪期间,我顶着大雨,一趟一趟地去拿抗洪物资,衣服被雨点打湿,鞋里浸满了沙砾,沉重的沙袋与厚重的塑料薄膜压的他肩膀酸痛。

“第一次干这么重的体力活,身体很累,但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能为家乡做点事,这是我的责任。我和其他志愿者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加油,洪水无情,人却有情,让我们为爱行动!”

2019级法学  张玉洁

持续的大雨导致夹江的水位不断上涨,江心洲受灾严重、小区附近的城南河也不例外。眼看着水位不断上涨、情况逐渐紧急,当地社区在河坝上搭建了临时住所,组织安排了数名志愿者与社区志愿者工作人员24小时轮番巡逻,检查河坝有无塌陷、河坝水位增涨情况。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社区的一份子,我便主动联系社区,积极加入了防汛志愿者的队伍中,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完成巡逻任务。来回8公里的行程巡逻一次需要近2个小时,沿途需观察河坝有无坍塌现象,尤其是插红旗的地方需重点检查渗水量多少。长时间的步行再加上闷热的天气,衬衫一次次被汗水浸湿,泥泞的土地、难走的斜坡,让我的裤腿上沾满了泥土。防汛工作十分辛苦,但是我的心底充满着喜悦感与自豪感,想到能为家乡做贡献,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十分开心。

作为新时代的团员青年,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