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⑥ | 饱含满腔热血!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

作者: 日期:2020-08-12
导读

前段时间,受强降雨影响,我省多地洪涝不断,防汛形势严峻。面对紧急的防汛任务,学校在大学生暑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工作中及时引导学生投身抗洪救灾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履行社会责任。我校青年学子走上抗洪救灾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展现出青年学子的担当,用汗水筑牢防汛救灾的“青春堤坝”。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郑佳佳、王乐伟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和学习感悟吧!


2019级法学 郑佳佳


我是2019级法学的郑佳佳,连日来的持续大雨导致位于巢湖市坝镇泉水村和上郑咀的三河的水位持续上涨,有些堤岸低的田地已经被淹没。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有幸参加了支援队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虽然参与的时间不长,但感想颇丰。记得那天是阴天,一车车运沙袋的车碾过沙土地,我和部队人员一起抬着厚重的沙袋放在堤坝上,水不停冲击着沙土,我们从一开始的拿铲子铲土,到后来的堆高堤坝,再到观察堤坝,防漏补缺,我穿着胶鞋第一次在土地上感到满满的踏实感。

第一次在抗洪一线上看到军人,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他们的力气很大,他们办事速度很快,我默默地思量着这一切:会有这样一天,我的肩膀也能担得起保护一方水土的重责。相信一切困难终将被战胜!

好在撤离的及时,村民们的损失也降到了最小。降雨还在持续,我们也时刻没有松懈。在巡逻期间,我还发现有很多地方一直在冒气泡,看着就像是沸腾的开水,我就会把这些冒泡的地方记录下来,每天一遍遍的巡逻,一遍遍的确认气泡有没有减少。

紧张的形势,加上轮番的熬夜值班,大家的黑眼圈都特别的明显,但是没有一个人说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我们自己的小家和我们的国家!


2018级护理学院 王乐伟


我是护理学院2018级甲班的王乐伟,我所在的六安市多处受灾,其中桃溪镇因地势低洼,受灾尤为严重:堤坝被破,水位最高时淹没了近两层楼房,政府立刻安排村民紧急转移。我家附近的舒城师范学院也成为了安置点之一,并急需物资和志愿者。得知相关情况后,在安置点设立后的第二天,我主动前往咨询,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志愿期间,因为人手暂缺,我负责的任务也相对较多:人员登记、物资分发、定时发放饭券、早晚体温测量、秩序维护、安全宣讲等。同时需要着重关注老年人,在新的环境,由于担心家里状况、财产损失等,更容易出现低落、焦虑的情绪,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安慰疏导。就这样,直到最后水位下降到安全数值以下,安置点已准备撤离,我才结束了为期10余天的志愿工作。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为医学生的我们,面对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我们必当尽献绵薄之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