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吴兴启:初心不忘,梦想开出鲜艳的花

发稿时间: 2020-07-05 来源:校团委    浏览次数: 59        

2010年9月,一个怀揣良医梦的少年拖着行李,来到了安徽医科大学,从此开始了他的筑梦之旅。10载春秋过去,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温润、理性的博士研究生,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而他的梦想也开出了一朵鲜艳的花。

2020年6月,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面对会场内的领导、老师、同学,以及屏幕前收看直播的几千名毕业生,作为研究生代表,他作了铿锵有力的发言。

“作为社会新人,我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希望。让我们秉承‘厚德至善、博学济世’的校风,将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书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我们迈开脚步,砥砺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他就是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级神经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我校2019年度“十佳研究生”吴兴启。

百学先立志 君子当自强

 来自皖北历史小镇的吴兴启,从小受到父辈们的熏陶,在药香中成长。2010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没有任何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下了清一色的“临床医学专业”,成为一名医生的决心从那时起便没有一刻动摇过。

“很小的时候,我的理想并不明确。直到有一天,我亲眼看到患者们对父辈的赞扬与肯定,良医的种子从此落地生根,并茁壮成长。”吴兴启表示,正是这个理想,让他在短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改变,甚至让班主任和代课老师们都很震惊,因为他们没想到,一个边缘学生可以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这是朱熹的治学名言,我非常喜欢。”坚定的理想激励着他更加勤奋刻苦学习,终于,吴兴启如愿以偿顺利就读于我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成为良医的路上踏下了坚实的一步。

本硕专业中有着一大批优秀学子,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小小的差距在日积月累中便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7年中,吴兴启深知自己的不足,从落后到逐渐赶上,再到考取博士,他脚踏实地,一点点进步,一步步成长。当问及是什么让自己坚持的时候,吴兴启回忆了大一时的一件事。“入学后第一学期,我报名参加了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利通过考试后,辅导员在一次同我聊天时说:‘本来还很担心你会考不过,影响状态。你的英语成绩入学时在专业里面比较一般,看来你这半年是很用功的’。”这本是辅导员的一句无心之言,却给了吴兴启莫大的动力,他也更加意识到,当自己在不断努力的时候,有着众多目光在默默地关注着、期待着他的成功。

于是,吴兴启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计算机四级、英语六级等等级考试,获得校友奖学金等荣誉称号……本科期间的学习生活中,他的行动轨迹无一不透露着自律和自强。正是靠着这种自律,他踏踏实实走过了本科阶段,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在硕士阶段的临床工作中多次获得带教老师的认可和患者的好评。连续7年,每年都有着不同的收获,吴兴启渐渐脱颖而出,并顺利进入了博士阶段的学习。

“学医之路满布荆棘,厚重的书本、严谨的逻辑、辩证的思维……都在要求每位逐梦者要秉持好学之心,追求卓越,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良医之梦。”吴兴启说道,“然而,在追梦的路上总是有着林林总总的诱惑与歧路。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成为最初自己梦中的样子。”

路漫漫其修远 笃行而不倦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说本科的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那博士阶段的学习基本是依靠之前学习的积累,努力攀登高峰。不仅是专业技术的延伸,更是科研之路的进击。”对于博士期间的学习,吴兴启如此理解。

博士阶段的学习伴随着质疑和焦虑,可谓步步荆棘,而作为医学博士,每个人的科研学习内容更是不同。回顾博士学习阶段,吴兴启表示,当时压力不仅来源于外界,更源于自己是否能够胜任。作为一个没有进行过系统培训的新手,他努力调整心态,从零开始,逐一克服,一周7天,白天在门诊,晚上在实验室阅读文献,像一颗新生的树苗,吸收临床经验,总结科学研究,在盘根错节的方法中找到适合的方法并展开研究。问及学习秘诀,他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笃行之功,这是使一个人由愚笨转聪明,由柔弱转刚强的最有效方法。”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总是有着一些 ‘接地气’的情怀。但将科研成果转化并运用于临床、为临床工作服务,这才是最终道路。”正是这个研究思路,让吴兴启开始了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课题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非常大,而国内对该病的认识严重不足,更严峻的是至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选择阿尔茨海默病作为课题不仅是对知识的挑战,更是对理念的冲撞。”攻读博士期间,着眼于神经调控技术在认知促进中的应用及转化研究,吴兴启完成了新型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他也关注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并展开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生物标记物探索。

“实验刚开始很难,自己能力的不足以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都使得研究的展开困难重重。很幸运遇到一位视野开阔、思维前沿的导师,并且实验室有着强大的团队和平台。”回忆研究过程,吴兴启说道,“现在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越来越多,但是目前还没有治疗方法,而且大家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博观而约取 志坚而勇为

经过不断地学习,吴兴启已经是一位有着一定能力的临床“准医生”。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他一直牢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位青年医生的职责。过去的两年里,他参与组织举办了各类社区义诊、公益讲座等达10余次,为广大人民群众科普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知识,和广大病患及其家属一起沟通心得体会。在临床工作中,他也得到广大病患及家属的肯定,并获得多面锦旗。现在的他,俨然成为了很多爷爷奶奶的稳心剂,因为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酷暑严冬,那个温暖患者内心的“小吴医生”都会耐心尽力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同时,他也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培养了诸多爱好。“其实,我并不是一个‘专心’的学生,因为我不仅养鱼,还养花种草;不仅喜欢看各种类型的国内外电影,更是一个‘数码科技控’。”

吴兴启的房间里,摆着一个不大的水族箱,里面大大小小的鱼虾游来游去,水中绿意盎然,独自成景。而房间另一角,还有一个整整齐齐码放着各类书籍的小书架。“我很喜欢看书,这可是我10年的家当。当然,在博士学习阶段时间比较紧张,看得比较少了。”他说道。“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面拓宽,内心更加平和与强大。在这个水族箱边上,听着水流声,静静地看着喜欢的文字,也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放松的方法。”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在安医大,我们要求真、求精、求新,以先辈们为榜样,好学力行,才能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行。”这是吴兴启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而对于即将高考的高三学子们,他鼓励说:“学习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过程,只要不断前行,总会有着开花结果之时。希望大家都能收获自己的那一份硕果!”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承担与责任,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继承与创新,也进一步学会了如何不断超越,突破极限而成长。这里犹如绚烂缤纷的万花筒,将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灵。”2010年到2020年,风雨十年,吴兴启在经过学校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后,以出色的能力给自己的学生生涯画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而他也将继续怀揣着那份不变的初心在良医之路上前行,让自己的梦想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更加饱满。(第一临床医学院 叶晓艺)